新一代协作机器人研究团队简介
1、团队负责人
闵华松,男,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科技大学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院长。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博士后出站。863 先进制造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及“网络协同制造与智能工厂”专项评审专家,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认知系统与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嵌入式系统与机器人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委员,中国协作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副组长。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科技部“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重点项目、数控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
2、团队成员
左韬,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目标跟踪与信息融合、机器人、无线通信、嵌入式系统。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30余篇。主持完成教育厅基金1项,开放基金4项,横向项目3项,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
王少威,男,博士,副教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电机运行与控制、机械臂运动规划与控制。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类项目10余项。
邓春华,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科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先后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等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5篇,EI收录10余篇。
林云汉,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智能感知、推理与自动作业。主持和参与项目十余项,作为“国际机器人模块化研究组”专家组成员,参与编写“机器人模块化国际标准草案”。带领学生参加“挑战杯”比赛、“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中国服务机器人大赛”等比赛,获特等奖、一等奖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已发表包含IEEE Trans在内的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十余篇。
机器视觉研究团队
机器视觉研究团队(链接至团队详细介绍)
1、团队负责人
伍世虔,男,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博士,IEEE高级会员,中国高被引学者,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副院长,“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机器视觉、机器学习、智能机器人及公共安全与视频技术。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机床学会常务理事,中南区机床学会副理事长,中南区机床动力学会副理事长。2000年至2014年,在新加坡国家科技局任高级研究员或科学家。是2005年第5届信息、通信及信号处理国际会议分会主席、2007年第1届多媒体分析与处理国际会议分会主席、2010年第10届信息、通信及信号处理国际会议分会主席、2015年国际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ISITC2015)分会主席、2016年国际信息技术融合研讨会(ISITC2016)共同主席。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4篇论文被所登载期刊列为最热门文章,论文总引用超过5000次,拥有美国专利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加坡国家科技局等单位资助的科研项目16项。
2、团队成员
余明裕,男,博士,教授。在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计算智能、机器人与自动化、传感器网络、生物工程与认知科学等研究领域建树颇丰。迄今为止已出版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先后在众多国际知名会议上发表60余次主题报告或邀请演讲。
方红萍,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
徐望明,男,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
陈彬,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机器视觉、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邱奕敏,女,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图像/视频处理、模式识别、机器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课题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巡检机器人研究团队
1、团队负责人
吴怀宇,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现为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美国IEEE高级会员。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术改造课题等多项,在IEEE Trans. on Robotics、IEEE/ASME Trans. on Mechatronics、IEICE Trans. on Electronics、Mechatronics、Neurocomputing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2部(《自动控制原理》获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2、团队成员
熊凌,女,博士,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重力梯度导航、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和参加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点项目2项,参加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武汉市科技局科技人才培育计划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EI或CPCI-S检索30余篇。
程磊,男,博士,教授,英国西英格兰大学联合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计划,第九届武汉市“洪山地区十大优秀青年”。长期从事多自主体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服务机器人工作组委员、湖北省自动化学会理事、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1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论文47 篇,获国际国内学术奖励5项。
陈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委员(第四届、第五届)。主要研究领域:移动机器人建模、规划与控制,机器学习与人机交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1项、辽宁省科技厅联合基金1项,主持并完成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项,包括美国发明专利1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
陈琳,女,博士,讲师。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控制理论,博弈论,合作博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郑秀娟,女,博士,讲师。201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系统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在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IF:3.15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ust and Nonlinear Control(IF:3.393)、Asian Control Conference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并受邀担任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Neurocomputing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陈志环,男,博士,副教授,湖北省楚天学子,全国“香江学者计划”入选者。201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博士学位。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留学西澳大利亚大学。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分数阶微积分、观测器设计和控制器设计、复杂网络理论和区间多目标优化等。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3篇,中科院二区论文6篇,IEEE Trans系列(长文) 2篇,1篇论文入选ESI工程领域前1%高被引论文, 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电网企业横向项目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1项、三峡大学开放基金项目1项。
胡棉,女,博士,讲师。2015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及能源互联网的能源管理与优化调度。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国际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科技项目1项。
朱振华,男,博士,博士后。202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奇异系统、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估计。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5篇,其中IEEE 汇刊论文2篇(长文)。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仿生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团队
1、团队负责人
蒋林,男,博士,教授。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并取得博士学位,导师赵杰教授;完成863项目:基于Internet多操作者多移动操作机器人协作遥操作系统(2006AA04Z245)。2008年7月至今在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作。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在英国朴茨茅斯大学刘洪海教授Intelligent Systems Research实验室做访问学者,进行人机交互安全性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液压转角伺服的液压机器人关节技术研究,室内移动机器人环境探测及基于地图的定位、导航研究。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完成多项机器人相关的横向课题研发;参与“86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论文29篇,EI收录1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指导4人获得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奖,合作指导1人获得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奖;指导本科生多次在全国性竞赛中获奖。
2、团队成员
赵慧,女,博士,教授。分别于1995年、1997年和200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以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养老助残机器人、人工智能、机电液伺服设备与虚拟现实。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普渡大学MAHA流体动力研究中心(MAHA Fluid Power Research Center)工作学习。主持和参加了十余项国家、国防以及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I收录30余篇。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两部。
侯宇,男,博士,教授。200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仿生机械与智能机械。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等10余项,主持和参与校企合作横向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三大索引1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武汉科技大学十佳青年教师。
邹光明,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仿生机器人、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优化设计等。作为主持和主要参与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项,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项。
雷斌,男,博士,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获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群体机器人系统,一致性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布式传感与控制等。近年来发表机器人相关研究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科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编机器人方面专著多部。指导学生参加多项全国机器人和机械类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朱建阳,男,博士,副教授。分别于2006年, 2008年和2014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仿生扑翼式微型飞行器,仿生扑翼式水下探测机器人和仿生扑翼式风力发电机器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 B Fluids、Fluid dynamics research和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在《工程力学》和《航空动力学报》上发表国内EI收录论文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
郭宇飞,男,博士,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并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非线性鲁棒控制、柔顺机械臂控制、磁流变技术及应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二区)1篇、EI收录4篇,获得国防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项。
田体先,男,博士,讲师。201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养老助残机器人、人工智能、机电液伺服设备与虚拟现实。主持和参与十余项国家、国防以及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4篇。
刘怀广,男,博士,讲师。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和模式识别,尤其擅长产品表面缺陷检测算法研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和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等国家和省市纵向课题9项,主持省市级课题2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4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